人民币国际化未来前景如何?各界看好的声音持续增多

发布时间:2025-01-08 01:57:36 来源: sp20250108

  人民币前9个月跨境收付金额增长超20%,9月在全球贸易融资中比重排名升至第二位——

  从新变化感受人民币“国际范儿”

  本报记者 邱海峰

  人民币国际化有了新变化——

  增速加快,银行代客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同比增速从去年的15.1%升至今年前9个月的超20%;

  排名向前,9月人民币在全球贸易融资中的占比为5.8%,排名升至第二位;

  比重提升,近3年来人民币外汇交易在全球市场的份额由4.3%增长至7%……

  10月底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接连发布信息,介绍人民币国际化最新进展及趋势展望。一系列数据显示,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投融资货币、储备货币的功能不断增强,在国际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中国人民银行表示,接下来要顺势而为,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数说人民币国际化新进展

  ● 今年1至8月,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发行熊猫债58支,发行规模合计1060亿元,同比增长58.2%,发行数量及金额均已超过去年全年

  ● 近3年来人民币外汇交易在全球市场的份额由4.3%增长至7%,排名由第八位上升至第五位,成为市场份额上升速度最快的货币,显示离岸主体更多使用人民币进行汇兑和风险管理

  ● 截至9月末,共有1110家境外机构进入我国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持有我国债券3.3万亿元人民币,较5年前增长近200%;境外机构持有境内股票、债券等人民币金融资产规模合计达到9.3万亿元

  ● 2022年,约有82.8%的受访境内外工商企业考虑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或提升人民币的使用比例,这一比例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

  ● 截至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在29个国家和地区授权31家人民币清算行,覆盖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

  ● 2022年,71.8%的受访境外工商企业表示会优先使用人民币作为对华贸易融资货币,境外企业将人民币用于对华贸易融资的意向为近三年最高

  熊猫债受欢迎

  ——人民币投融资功能提升,截至9月末,境外机构持有境内股票、债券等人民币金融资产规模合计达到9.3万亿元

  熊猫债,即境外机构在华发行的人民币债券,连迎“首单”。

  10月底,加拿大国民银行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成功定价发行10亿元人民币熊猫债,期限3年,票面利率3.2%。该笔交易为今年北美地区首单熊猫债券,也标志着加拿大国民银行时隔7年重返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

  此前的10月16日,埃及政府在中国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35亿元人民币可持续发展熊猫债。此次发行实现了非洲地区熊猫债“零的突破”,同时也是首单可持续发展主权熊猫债、首单采用担保结构的主权熊猫债。

  据介绍,根据国际惯例,在一个国家的国内市场发行本币债券时,一般以该国最具特征的吉祥物命名。今年以来熊猫债热度持续攀升,更多“首单”的出现凸显了人民币债券国际认可度及人民币融资货币功能的提升。

  与“首单”增加相呼应的,是熊猫债发行规模明显扩大。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2023年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今年1至8月,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市场发行熊猫债58支,发行规模合计1060亿元,同比增长58.2%,发行数量及金额均已超过去年全年。另据Wind最新数据,以发行起始日计算,截至10月17日,今年以来熊猫债发行规模已超1200亿元。

  熊猫债为何如此受欢迎?专家分析认为,人民币相对较低的融资成本及融资便利性的提升是重要原因。

  “从发行成本看,离岸和在岸利差收窄,熊猫债平均发行利率保持稳定,境内债市融资成本持续下降,具备有利定价优势的熊猫债在境外主体中受到更多认可。”德意志银行中国债务资本市场主管方中睿说,此外,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去年12月联合发布《关于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资金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统一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熊猫债”资金管理规则,推进本外币一体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境外主体在境内债券市场融资的便利性。

  事实上,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动能恢复和金融市场进一步开放,人民币投融资和避险功能逐步增强,受欢迎的不只是熊猫债。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11月9日发文称,沪深港通、基金互认、债券通、沪伦通、跨境理财通等互联互通渠道相继开通并优化,合格投资者管理政策框架不断完善,境外主体发行熊猫债更加便利,我国股票、债券先后被纳入主要国际指数,人民币投融资环境持续改善。截至9月末,共有1110家境外机构进入我国债券市场,境外机构持有我国债券3.3万亿元人民币,较5年前增长近200%;境外机构持有境内股票、债券等人民币金融资产规模合计达到9.3万亿元。

  离岸人民币交易活跃

  ——近3年来人民币外汇交易在全球市场的份额由4.3%增长至7%,排名由第八位上升至第五位,成为市场份额上升速度最快的货币

  境外机构积极布局境内债券市场的同时,离岸人民币交易也更加活跃。

  ——人民币清算行扩围。10月下旬,2家人民币清算行相继开业:巴基斯坦人民币清算行开业仪式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举行,标志着巴基斯坦人民币清算行业务正式启动;中国工商银行万象分行在老挝首都万象举办仪式,正式启动人民币清算行服务,至此中国已在东南亚设立5家人民币清算行。

  “人民币在世界经济和全球金融市场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巴基斯坦中央银行行长贾米勒·艾哈迈德说,人民币清算行的建立将有助于降低本地银行系统的成本,助力巴基斯坦企业开辟新市场,从而有益于巴基斯坦经济和银行体系的长期发展。

  专家介绍,2022年以来,中国先后在老挝、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巴西新设人民币清算行,海外人民币清算网络持续优化,进一步便利了贸易和投资领域的跨境交易。截至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已在29个国家和地区授权31家人民币清算行,覆盖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

  ——人民币央行票据规模创新高。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此前公告,11月21日将通过香港金融管理局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CMU)债券投标平台,招标发行450亿元人民币中央银行票据。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表示,中国人民银行于11月再发行3个月期央票300亿元,较上一次增加100亿元;同时发行1年期央票150亿元,进一步丰富了香港市场人民币投资产品系列和流动性管理工具。

  去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以市场化方式定期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央行票据,受到离岸投资者普遍欢迎。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去年全年累计发行12期,发行规模为1200 亿元,其中每次央行票据发行的认购倍数均在1.9倍以上,最高达4.6倍。主要投资者包括国际金融组织、央行类机构、商业银行、基金、保险公司等各类海外投资者,地域分布涵盖港澳台、亚太、欧洲和非洲等多个地区。今年以来发行规模进一步扩大,截至目前已发行11期共1550亿元,远超去年全年。

  “总的看,去年以来境内外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合作持续深化,离岸人民币产品更加丰富,跨境投资便利化、自由化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说,国际清算银行(BIS)调查显示,近3年来人民币外汇交易在全球市场的份额由4.3%增长至7%,排名由第八位上升至第五位,成为市场份额上升速度最快的货币,显示离岸主体更多使用人民币进行汇兑和风险管理。接下来,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完善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供给机制,丰富香港等离岸人民币市场产品体系,促进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形成良性循环,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健康发展。

  看好人民币国际化

  ——约有82.8%的受访境内外工商企业考虑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或提升人民币的使用比例,这一比例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

  人民币国际化未来前景如何?各界看好的声音持续增多。

  阿根廷日前明确,将在近期偿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到期外债及利息时动用中国与阿根廷货币互换协议下的等值人民币支付,这是继今年6月底阿根廷使用人民币偿还到期外债后再次选择这一方式。

  “和世界上很多国家一样,阿根廷一向看好人民币国际化。”阿根廷中央银行行长米格尔·安赫尔·佩塞不久前表示,阿中两国央行于2009年首次签订本币互换协议,之后一直续签。去年11月阿根廷正式启动人民币清算行服务,此后阿根廷国家证券委员会又批准发行以人民币结算的证券产品,这些都是阿根廷欢迎人民币国际化的体现。

  在玻利维亚,当地政府今年7月宣布玻利维亚国有的联合银行启动人民币交易业务。玻利维亚经济与公共财政部长马塞洛·蒙特内格罗介绍,该国人民币交易业务开局良好,期待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更好地使用人民币。“越来越多的国家已启动人民币业务,人民币国际化正迅速发展,预计人民币在未来国际贸易活动中的参与度更高。”马塞洛·蒙特内格罗说。

  更多企业也表达了对人民币的信心。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2年度人民币国际使用市场调查。这项针对逾3600家境内外工商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约有82.8%的受访境内外工商企业考虑在跨境交易中使用人民币或提升人民币的使用比例,这一比例达到近年来最高水平。71.8%的受访境外工商企业会优先使用人民币作为对华贸易融资货币,这一比例较2021年的调查结果提升了3.5个百分点,境外企业将人民币用于对华贸易融资的意向为近3年最高。

  “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步伐加快,经营主体对人民币使用的内生需求增加,同时国际环境亦复杂多变。”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人民币国际化要顺势而为,继续坚持市场驱动、互利共赢的原则,更加注重提高质量和水平,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不断优化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交易结算等基础性制度安排,增强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为经济主体提供多元化的币种选择,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使用。同时,坚持稳中求进,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开放条件下的风险防范水平,筑牢“防波堤”,保障人民币国际化在守住安全底线的前提下稳步推进。(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田博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