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不仅创业氛围浓,更有家的感觉”

发布时间:2024-12-05 15:07:43 来源: sp20241205

  图为深圳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北区。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摄

  构筑“1元创新坊”高质量产业空间、出资5亿元组建梦工场基金、汇聚“十大创新要素”……近日,“深港同行·梦启前海”前海梦工场系列政策及项目发布暨港味街区签约活动在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简称“前海梦工场”)举办,发布不少分量足、针对性强的政策,让港青们直呼“诚意满满”。

  2010年8月底,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简称“前海合作区”)正式成立。2014年,由前海管理局、深圳青联和香港青协三方发起成立的“前海梦工场”开始运营。十年来,前海梦工场让不少香港青年和创业团队扎根湾区、成就事业,被他们称为“梦开始的地方”。

  集聚效果显著

  从空中俯瞰,前海梦工场的初始园区如同一个繁体的“梦”字。多年来,前海梦工场不断扩建,面积增长了十多倍,覆盖企业“初创、加速、成熟”发展全周期,为港澳青年构建起创新创业的圆梦体系。

  3年前,音科思(深圳)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张健刚带着团队从香港来到前海拓展内地市场,如今团队由最初的3人扩大至30人,获得近20项发明专利,已完成4轮融资。“我很感激前海梦工场这个平台,得益于前海的各项政策优势和产业链资源,我们一个产品从构想到落地做测试,一般一个月内就可以实现。”张健刚说。

  深圳思益孵化器有限公司创始人、港青郑思怡在前海梦工场从事创业孵化器业务。“我们公司主要围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元宇宙、区块链技术开发以及建筑科技等垂直产业的创业团队进行孵化。目前孵化器的入驻率达100%,其中83%为港籍创业团队,有的正朝着成为独角兽公司的目标迈进。”

  数据显示,前海已累计吸引港资企业近万家,前海梦工场累计孵化港创团队近800家。许多港青表示,这里不仅创业氛围浓,更有家的感觉:斑马线上写着“望左”“望右”,街牌是有别于“内地蓝”的白底黑字;梦工场还引入有香港特色的美食及生活配套服务品牌,营造“港风港味港服务”。

  政策措施有力

  邓良顺是香港青年协会业务总监,为了帮助香港青年更好地“北上”发展,近年来他几乎跑遍了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的各种创业园区。“与其他园区相比,前海梦工场有两大明显优势:一个是区位优势明显,从香港新界西北部到前海仅需半小时;另一个是政策有优势,有利于港青在这里发展。”

  邓良顺所言非虚。从前海联合香港特区政府部门出台“风投创投18条措施”“知识产权16条措施”等政策举措,到推动20多类港澳专业人士经备案(登记)即可在前海执业,再到开展建设工程管理制度港澳规则衔接改革,前海已累计推出惠港政策超过200条。

  在前不久的“深港同行·梦启前海”活动中,连串新政策让港青和香港创业团队感受到真金白银的实惠:例如重磅推出“1元创新坊”,符合遴选条件的香港团队经深港专家评审通过后仅需1元/平方米/月服务金即可入驻梦工场;拿出5亿元设立梦工场基金,并组建“梦工场基金联盟”,引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支持梦工场科创企业;提供高标准“港青驿站”,为香港青年提供免费短期住宿,每年提供保障性租赁住房面向香港青年定向配租等。

  制度创新领先

  今年6月,粤港政务服务“跨境通办”(前海)专区暨香港“跨境通办”自助服务机及“智方便”自助登记站在前海启用,身处前海的港人港企无须到港便可申办香港的政务服务,深港跨境政务双向互通再上新台阶。

  坚持“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前海合作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在“一国两制”框架下先行先试,推进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丰富协同协调发展模式,全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

  前海深港合作紧密,跨境要素流动需求大。为此,海关部门试点建设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深港“一单两报”、支持中新(深圳)跨境贸易数据国际互联互通项目,推动实现跨境数据互联、单证互认、监管互助。

  前海开发建设体量大、建设项目密集、用电接入时间紧,深圳前海供电公司推出临时用电一站式办理、启用虚拟电厂联合服务平台、港币支付内地电费业务等,让前海梦工场、前海深港创新产业园的企业运营生产更安心。

  在全国率先启动企业登记“证照分离”,发出首张“多证合一、一照一码”营业执照;推进适用域外法审理涉港商事案件机制建设,明确域外法查明和适用机制,保障当事人用“自己熟悉的法律”处理商事纠纷的权利……截至目前,前海已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800多项,其中近百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责编:岳弘彬、牛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