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6 01:34:09 来源: sp20241226
杨士莪(中)在为学生讲解水声实验(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创建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配套完整的水声工程专业,首先开展国内水声定位系统研制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解决了国际上一直难以攻克的水洞降噪和测量方法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担负“谋海济国”的使命担当,为我国万里海疆装上“耳朵”和“眼睛”。
今年3月19日,杨士莪因病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逝世,享年93岁。作为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和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杨士莪为我国水声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自力更生、从零开始,投身海洋科研事业
1931年出生的杨士莪,童年正逢战乱,在流离辗转的生活中,逐渐在心底埋下了科研报国的种子。
青年时的杨士莪思考,参与海军建设既能完成报国夙愿,又能在国家建设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并能胜任的岗位。
1950年,杨士莪选择从清华大学物理系肄业,报名参军,到大连第一海军学校任教,带着满腔热血投身海洋科研事业。从此,杨士莪的简历上一直写着“清华大学肄业”。
1952年,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筹建,杨士莪来到哈尔滨,扎根这片黑土地。在那个年代,水声学科在国内尚属空白,国家选派了杨士莪等4人出国进修。自此,他改行研究水声。
从大学到国外研究所进修,杨士莪始终没有忘记国家需要。他觉得,水声学科研究对国家安全意义重大。
在国外学习过程中,杨士莪认识到,在国防技术的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必须自力更生,靠别人靠不住,也靠不起。这坚定了他在水声科学领域攻关的决心:一定要让中国的“耳朵”听懂大海的声音。
自力更生,从零开始。回国后,杨士莪一心投身我国的水声科研事业,一干就是近70个春秋。
带领团队实施大型深海水声考察
30年前,作为考察队队长和首席科学家,杨士莪与中国水声科研人员乘坐科考船开启了首次由中国科学家独立指挥和实施的大型深海水声考察,迈出了中国水声界从浅海向深海跨越的第一步。
在深海区作业时,赤道附近的太阳几乎垂直照射,甲板温度达70余摄氏度,年过花甲的杨士莪坚持长时间在海上实验,在酷热、缺水的环境下一直坚持到实验结束。
当考察队员劳累一天入睡后,杨士莪确保人员、设备安全无虞后,继续研究后续的实验方案。他深知中国水声界多年的等待和筹备、国家的资金投入等的不易,考察任务必须完成。
考察获得了丰富、可信的实验数据,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一手资料,为中国水声事业锻炼了一大批新生力量……让杨士莪欣慰的是,以此为基础,20余年后,中国水声研究走向更广阔的深蓝大海。
杨士莪88岁高龄时,依然参与了海上实验。“搞研究,不到现场怎么行?有任何困难都得克服,该坚持时就要咬紧牙关迎难而上。大海变幻莫测,坐在家里搞研究肯定是不行的。”杨士莪说。
几十年来,杨士莪带领团队完成了中国第一颗洲际导弹“落点水声测量系统”研制,为“蛟龙”号、“科学”号所用的国产高精度超短基线定位系统奠定了基础;主持设计并建造中国首个针对低噪声水洞研究的“重力式低噪声水洞”……
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中国水声科技初创到蓬勃发展到创新推动走向世界,杨士莪一直是排头兵、带头人。
坚守三尺讲台,培育科研人才
“只要是国家、社会需要的,就是值得干的。”2022年9月,“90后”院士杨士莪为00后新生上课的视频刷屏朋友圈。这位91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被称为“一站到底的院士”。
从教70年来,他总是站着给学生讲课。“站着讲课,我能加上动作,自在又形象。”杨士莪说。
科研育人,一直是杨士莪放不下的事业。
杨士莪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配套完整的水声工程专业,提升了中国水声教育水平。从这里走出的人才占据全国水声科研界的半壁江山,学校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水声事业的摇篮”。
如今,哈尔滨工程大学已成为国家水声事业发展的人才库、专家库和水声技术基础研究中心,我国水声行业60%以上专业技术人员、70%以上高级专家,都从这里走出。
“以您的水平,还研究这么基础的编程工具书?”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殷敬伟回忆起拜访杨院士的经历。“我更要认真学,不能把错误的知识教给学生。”杨士莪的回答,让殷敬伟对老先生治学的严谨态度和对学生的责任心充满敬意。
坚守三尺讲台,杨士莪培养了硕士、博士研究生110多名,教过的学生达数千人。他的学生多数已成长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及学术骨干,为中国水声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扎根在哈尔滨工程大学,耕耘在水声工程领域,杨士莪几十年如一日,倾听大海的声音,把一生都奉献给海洋强国事业。
《 人民日报 》( 2024年09月19日 06 版)
(责编:赵欣悦、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