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02 05:45:51 来源: sp20241102
在江苏理工学院新工科实训中心,学生正在做实验。孙嘉隆摄
“江苏理工学院聚集新产业新技术新赛道,持续实施学科‘强基创优’工程,深入推进‘新时代本科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切实强化一流‘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加快打造一批微课程、微专业、微校区,全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近日,江苏理工学院(以下简称“江苏理工”)党委书记崔景贵告诉记者。
近年来,江苏理工累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0多项。学校培养毕业生超1.5万名,其中50%以上属于新工科领域,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超过70%,用人单位满意率超过90%。
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江苏理工党委副书记、校长戴国洪介绍,学校构建特色学科体系,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新路径。
目前,该校工程学、材料科学两个学科已跻身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拥有国家级专业建设项目10项、省级专业建设项目29项,10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此外,学校还设有国家一流(精品)课程9门,省级一流课程、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产教融合课程等共计136门,学生在各类国家级、省级竞赛中获得奖项超过2500项。
今年以来,江苏理工在原有教育、机械、资源与环境三个硕士学位点的基础上,又积极申报并建设了11个硕士学位点。这些新增学位点紧密契合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需求,在服务国家战略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全面推动学校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一流应用型大学。
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志华介绍,江苏理工深入实施“学科强基创优”战略,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加速传统专业的转型升级与课程革新。同时,学校还设立了智能复合制造科学与工程、新型清洁能源科学与工程等新兴交叉学科,并成立了单片机、电子科技、智能汽车等大学生俱乐部,聘请企业专家担任教授,与企业合作开发新教材,确保学生充分学习前沿知识,掌握最新技术。
例如,机械工程学院增设了智能车辆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器人工程等前沿专业;艺术设计学院服装设计专业将智能穿戴和人体感知技术融入传统课程;经管学院的会计专业课程引入了数字化、财务机器人、PSTN语音等新兴内容。这些专业与课程的调整升级,精准契合高新技术产业与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构建创新培养模式
微课程、微专业与微校区是江苏理工在人才培养方面的三大创新模式。近年来,江苏理工不断推动微课程、微专业与微校区深度融合。
其中,微课程是学校针对某一学科专业知识点或教学任务,设计开发的情景化新型课程资源,现已推出《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等60余门课程。
微专业是以培养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人才为目标,突破传统学科专业限制,在学校现有本科专业目录以外,围绕某个特定学术研究领域、产业发展趋势或者专业核心素养,开设一组核心课程,促进学生提升跨学科知识能力,提高学生从业竞争力和对未来社会适应能力。目前,学校设有7个微专业。
微校区则是江苏理工正在探索的人才培养新方式。今年起,学校将通过与高新园区、科研院所合作,将部分教学活动扩展至高新园区、科研院所,并形成规模较小且具有人才培养功能的“校区”。这将拓展行业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科研及人才培养平台,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地方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目前,江苏理工已与南京大学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签署共建微校区合作框架协议。
崔景贵表示:“未来,江苏理工将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入实施‘聚才汇智引培行动’计划,着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学校将重点聚焦区域产业发展趋势和产业链创新,大力推进职普融通、科教融汇、产教融合,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促进协调发展。同时,学校将积极探索与苏锡常都市圈融合发展新路径,建立多渠道、多领域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把江苏理工打造成区域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具备优秀专业素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柳 鑫 王永雪 记者 李诏宇)
(责编:郝孟佳、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