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6 12:26:03 来源: sp20241116
教育评价改革,尤其是中高考改革一直是我国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极为关注的课题。实际上,早在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后,以此为核心理念的初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核心素养也相继颁布,并对各地中高考的改革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刚刚落幕的2024年浙江省中考为例,不仅采取了“统一+分项”的考试模式,而且首次实行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5门科目全省统一命题、统一分值,在核心立意、考查载体、内容维度等方面呈现出更加明显的新趋势。
以“素养”作为核心立意,选拔创新后备人才。普通高中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阶段,是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关键时期。因此,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和中学校长都呼吁:中高考改革应将基础知识和技能之上的核心素养作为最终立意,突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学习习惯和态度、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关注。在今年的浙江省中考中,可以发现两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是各地考生的最高分创了新高,杭州最高分644分(总分650分),宁波最高分655分(总分660分),温州最高分653分(总分660分);二是许多平时不善难题、成绩中等,但学习认真勤奋、思维严谨发散的学生考出了自己的历次考试最高分。两个现象都指向“重视核心素养”这一中考改革趋势,这也在中考结束后浙江省2024年中考命题思路解析中得到了印证:语文学科“试卷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全面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数学学科“试卷依据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内容要求、学业要求和学业质量命题,无繁、难、偏、怪试题……整卷体现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英语学科“基于学科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命制试题,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考查”;科学学科“围绕13个核心概念和4个跨学科概念,突出核心知识的考查”。
以“情境”作为考查载体,在复杂问题情境中对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养加以考查。有别于传统中考固定化、单一化的“试题情境”,今年的浙江省中考所设置的情境更具真实性、复合性、不确定性和非结构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复杂问题情境,以此真正落实对核心素养的考查。这一点明显地体现在今年的浙江省中考语文卷中,全卷以班级开展“责任担当,青春闪光”系列活动为主情境,同时设置了“‘树立远大志向’主题演讲活动”“‘彰显青春风采’文学阅读活动”“‘拥抱数字时代’综合实践活动”“‘传承优秀文化’古诗文品鉴活动”等复杂情境。试卷所呈现的情境之全、之多、之复杂,是历年所不能比拟的。对于学生来说,如果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有过深度参与综合实践、社区服务、主题演讲等各类活动的经历,无疑对于考试极为有利,因为他们已经借这些学习机会建立起了日常学习内容、实际生活经验、复杂问题情境三者之间的紧密联系。当然,中考的复杂情境不是为设置而设置,更多是以此为载体考查学生面对复杂情境时的解读、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以“开放”作为考查维度,在相对开放的内容选择中摆脱“应试”桎梏。可以说,近几轮课程改革一直试图让我国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的泥沼中挣脱出来,真正由“应试”走向“素质”。但考试作为教育评价中关键一环,如果不作出方向上的改变,素养培育、个性成长、创新发展就很难实现。为此,通过增加考试内容的开放性,以改变考查内容的维度,让“试”无法可“应”,是今年中高考改革的一个明显特征。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和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了“2022年前全面取消考试大纲”“取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因此,很多一线教师惊呼:“再也不能通过押题和刷题提高分数了!”这种变化,在今年的浙江省英语、科学、社会等各科试卷中可窥一斑:一是语文古诗词、英语语法、社会历史等偏重机械记忆的知识点考查类题目明显减少,二是围绕语文的实践体验、数学的通性通法、英语的理解感悟、科学和社会的综合应用,加入了大量跨学科、综合性的开放类题目,这一减一增之间凸显的是“开放”的考查维度,也为根治一味刷题、刷难题,而忽视基础知识掌握、核心素养发展、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应试教育顽疾提供了一剂良药。
不难想象,中考作为初中阶段学习的终结性评价和人才选拔的第一道大门,若能将当前一些积极的新观念新做法不断优化、深化,必然将深刻影响初中乃至小学阶段的教与学。相信不久后,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基础教育与课堂形态——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聚焦于核心素养的全面落实,从以往单一关注某一门学科的学习转向对完整世界的学习;教师艺术性地建构和解构复杂情境,以在学科知识的抽象性和学习情境的具体性之间达成平衡;学生所面对的日常教育评价更注重对其学习态度、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而不是引导其将时间、精力和兴趣消弭在无止境的“刷题”过程中……
(作者:邵迎春,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宁波中学校长)
(责编:李依环、李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