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鳄鱼凶猛,大象慈悲

发布时间:2025-01-09 01:54:23 来源: sp20250109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 倪伟

  发于2023.11.27总第1118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11月28日,莫言将回到老家。这一天,位于高密的莫言文学艺术馆将正式开馆,馆中展示着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文学之路,像是一份总结陈词,但未完待续。

  现在,莫言常常出现在北京师范大学的校园里。他担任着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的主任,干得十分投入,当代文坛的重要作家几乎被他请了个遍,来做驻校作家。他拉着余华、苏童、西川、欧阳江河等一众老友,亲自下场指导学生写作,“北师大青年作家群”呼之欲出。

  跟学生在一起的时候,他不太聊自己的老黄历,总喜欢问他们最近在玩什么新东西。学生回答,在玩塞尔达。莫言好奇,塞尔达是什么?

  他自己也中了“网瘾”,短视频刷得很溜。在《我在岛屿读书》节目里,嘉宾们谈到一种地方戏曲,他低头忙得不亦乐乎,几秒之后就搜到了短视频,放给大家看,操作之娴熟引发惊呼。而他与书友、北京舒同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王振主理的公众号“两块砖墨讯”,四年来已经连续推出170多期原创作品,每期策划他都参与,网友的回复也认真阅读。

  莫言的身份越来越多,最新的身份是公益人士。他发起的“莫言同心”项目,定向帮助西部地区患先天性心脏病儿童,筹集的首批500万元善款,已经资助了近200个患儿。这件事他也做得很动情,与公益有关的活动他从不推辞。

  但话说回来,作家莫言去哪儿了?

  获得诺贝尔奖11年来,莫言写作速度大为减缓,前5年没有发表任何作品。随后,才有各类体裁的文字陆续刊出,有短篇小说、戏曲剧本、诗体小说、儿童文学,还有大量的诗词。而一本用心颇多的新作,今年终于出版。

  “尽余生完成小说家到戏剧家的转型”

  爱说故事的莫言终于又有新故事了,今年出版的新作名为《鳄鱼》。只是这个故事不再是以小说的形式讲的,而是一个话剧剧本。读者不免猜想,这是小说家旁逸斜出的玩票之举吧,他终究会回来写小说的;但对莫言自己来说,这可能预示着一个决定性的转向——我们的诺贝尔奖作家,今后要转型成为一位剧作家了。

  这事儿是莫言在莎士比亚面前正经发过誓的。莫言是莎士比亚的忠实读者,他去过三次位于英国斯特拉特福镇的莎士比亚故居,2019年那次,他在莎士比亚故居的铜像前发誓:要尽余生完成小说家到戏剧家的转型。这事后来又被他说成了段子:当时余华和苏童也在身边,莫言说,这样就可以跟他们区分开了,我是剧作家,而他们,写小说的。

  然而,真的从此转向戏剧了吗?面对《中国新闻周刊》将信将疑的求证,莫言点了点头:“我想,起码会把一大半的精力放到话剧写作上来。”

  细究起来,莫言对戏剧的热衷其实并非心血来潮。回顾过往的创作履历,他的文体涉猎之广、跨界之频,在当代作家中不说绝无仅有也是凤毛麟角的。在为他赢得名声的小说之外,他还写过诗体小说,热爱作诗填词,写过戏曲剧本,写过歌剧剧本。话剧也不新鲜,已经有《霸王别姬》和《我们的荆轲》两部作品,后者成为“话剧殿堂”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保留剧目,演出超过百场——这是对剧作家水准极具说服力的认可。

  即便是在小说内部,他著名的江河滔滔、泥沙俱下的语言风格,也常常溢出常规小说叙事框架之外,不时展开一场偏离常轨的语言狂欢。譬如2001年出版的《檀香刑》,便是以他故乡地方戏曲茂腔为灵感,将主角设置为一个走街串巷到处演出的“猫腔”演员,唱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