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16:37:45 来源: sp20241115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一段时间以来,各地各高校持续强化促就业政策举措,优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鼓励青年学生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广大青年学生志存高远、勇担使命,脚踏实地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
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校企校地在就业输送等方面深度合作
“‘选择交大,就选择了责任。走出交大,就要勇担使命。’3年前的开学第一课,钱学森、黄旭华等学长的爱国事迹为我如今择业埋下了种子。”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硕士毕业生赵月琪说。
组建重点行业实践团,开展丰富的就业实践;推出校企“共行计划”,帮助学生了解行业现状;邀请企业骨干走进重点领域专场招聘会……一段时间以来,上海交大优化就业指导服务,护航求职之路。
秦岭脚下,古都西安。去年夏天,赵月琪作为就业引导社会实践团负责人,与同学们走访了当地多家国家重点研究单位。
“第一次亲眼看到我国自主研发的航天设备——火箭的‘心脏’,我深感震撼,也希望将自己所学运用到国防建设中。”回到学校后,赵月琪便与其中一家单位签了就业协议。
近年来,上海交大立足国家战略需求,突出思想价值引领。一方面完善“招生—培养—就业—校友”全链条育人体系,引导学生投身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另一方面将就业实践、座谈会、招聘会相结合,让学生切身感受大国重器的力量。
“参加校企‘共行计划’,与一家研究单位的骨干交流时,我发现,他们面临的‘卡脖子’难题与我的研究方向相关。”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生刘宇勖说,那一刻他感到自身所学与国家发展密切相连。今年毕业,他将入职这家单位。
过去一年,上海交大不断完善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就业引导目录,推进校企校地在人才培养、就业输送方面深度合作。目前,举办重点方向专场招聘会50余场,涵盖船舶海洋、航空航天、高端制造等领域,累计4000余家单位、超1.2万名学生参与,提供就业岗位3万余个。
“不仅要让学生走出校园实践,也要将优秀单位请进来,引导青年到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就业。”上海交大就业中心主任陈哲表示,下一步将完善院系就业引导评价、反馈机制,与国家重点单位建强联合培养基地、长周期实习实践基地,深入开展就业引导社会实践项目。
“请进来”“走出去”,一段时间以来,多地高校与相关企业双向奔赴,组织重点领域供需对接活动,向国家发展重点领域输送人才。
围绕人工智能、量子信息、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发展领域,合肥工业大学深化访企拓岗,发掘新增岗位;大连理工大学邀请88家重点企事业单位代表走进学校,与相关单位签署就业实习实践基地合作协议……
2014年起,天津大学累计选派优秀辅导员148人次赴重点用人单位挂职锻炼。10年来,每年暑假都有辅导员深入一线,掌握单位用人理念和需求,并将相关信息及时向学生反馈。天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王鑫表示,将持续组织辅导员赴重点用人单位挂职锻炼,为学生择业提供一手数据和全方位指导,帮助毕业生实现更高质量就业。
“扶上马,送一程”,引导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跟岗培训,试课试讲,对北京师范大学本科毕业生王佳来说,毕业季很忙碌。前段时间,她在浙江宁波一所高中锻炼。“资深教师帮我修改教案,提升课堂效果。”王佳说。
王佳即将任教的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越西中学,与宁波相隔2000多公里。在浙川东西部协作背景下,越西中学安排她到沿海地区学习教育教学经验。“转变角色,迎接挑战,这是我跟岗培训的目的。”王佳说。
王佳是北师大“志远计划”学生,该项目面向脱贫摘帽县所在省份招收师范生,本科毕业后定向到脱贫县任教。山里娃好不容易走出来,为何还要回去?“从外公到父亲,我家两代人都是乡村教师。他们热爱教育、心系学生,深深感染着我。”王佳说,自己毕业于县城中学,深知县中发展现状,“这份责任我应当扛起来”。
近年来,像王佳这样的学生有很多。如何增强他们对为师从教的认识?怎样在学生求职前后“扶上马,送一程”?北师大强师工程办公室主任隋璐璐介绍,学校设立启航计划专项基金,每年对入选毕业生给予专项奖励,特别是签约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的学生,最高奖励10万元,并返还学制规定年限内的学费及住宿费。在配套保障方面,还提供校友指导、集中培训、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室等帮扶举措,为师范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提供支持。
今年,还有12名北师大同学跟王佳一起到大凉山任教。大家纷纷定下目标:“完完整整带一届学生,开学就培养学生学习习惯”“争取做班主任,尽可能多陪伴学生”“认真备课,提升专业素养”……
石河子大学加强基层岗位对接、开展基层服务项目推荐选拔,1200余名毕业生奔赴新疆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基层一线工作;中央财经大学着力提升毕业生赴基层就业能力,举办基层就业训练营,助力学生了解产业发展前沿……今年以来,各地各高校持续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建功立业,形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浓厚氛围。
产教融合贯穿育人全过程,培养地方特色产业创新创业人才
“好消息!200套吉州窑木叶天目茶具售罄,还接了11张订单,接下来有的忙了。”前不久,张慈慧从深圳文博会参展回到江西,激动地对团队成员说。
从大一起,张慈慧就加入了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吉州窑非遗创业班。毕业后,她和团队的14名同学选择继续留在学校创业。学校为他们提供了指导老师团队、免费场地、2万元创业启动资金,以及5年内继续在吉州窑景区落地孵化的机会。
“近年来,学院通过地方特色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计划,孵化了许多创新创业团队。”吉安职院吉州窑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刘晨介绍,今年5月,吉安职院与当地永新县人民政府签署校地合作协议,这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助力永新产业创新升级。
据介绍,该学院把产教融合贯穿到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市场链契合的发展链条,向社会输送上万名“庐陵工匠”,成为赣中地区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的基地。
“今年以来,我们引导385家企业走进省内外9所高校开展校园招聘,做好高校毕业生人事档案服务管理、举办就业见习专场招聘会等工作,让青年人才走进吉安、留在吉安。”吉安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市共有见习单位1023家、见习岗位3739个,募集了1711个就业见习岗位,新增就业见习人员421人。
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促进其高质量充分就业关乎民生福祉。对此,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指导高校深入开展访企拓岗,大力拓展就业岗位,为毕业生挖掘就业新空间;梳理脱贫、低保、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毕业生群体就业动向,“一对一”提供岗位推介、指导咨询。
■记者手记
多措并举夯实就业之基
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经济大局,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是就业工作重中之重。各地各高校应多措并举夯实就业之基,创造更多人岗相适的就业机会,让毕业生发挥所学所长。
一方面,更大力度开拓市场化岗位。用足用好稳岗促就业政策,结合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扩内需举措开发更多岗位。特别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新职业释放出就业新机遇,为高校毕业生创造了发展空间。对此,要准确把握就业新赛道,挖潜拓宽就业渠道,扩大增量规模,帮助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另一方面,更好发挥政策性岗位吸纳作用。应实施好基层服务项目,开发更多乡村全面振兴、社会工作、为老服务等方面的基层就业岗位,鼓励毕业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优化就业创业服务,帮助创业学生解决好缺资金、缺场地、缺经验等问题。对脱贫、低保、零就业家庭及残疾等困难毕业生群体,兜牢就业底线,助其尽早实现就业。
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须臾不能放松。各地各部门各高校要加强组织领导,助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引导他们在党和国家事业中担起责任与使命,贡献青春力量。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