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四个经济大省,都有新突破

发布时间:2024-11-28 06:38:47 来源: sp20241128

   中新网 1月23日电(记者 李金磊)广东成为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江苏成为全国首个拥有5个“万亿之城”的省份;山东GDP首次突破9万亿元;浙江GDP首次跃上8万亿新台阶。

  中国的前四个经济大省,过去一年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突破。

资料图。张舰元 制图
  资料图。张舰元 制图

  广东GDP突破13万亿元

  广东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7万亿元、增长4.8%,是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

  13.57万亿元GDP,这是什么概念?

  中新财经查询世界银行发布的GDP数据发现,13.57万亿元超过了韩国、澳大利亚的GDP。

  形象地说,广东一个省份的GDP,堪比韩国、澳大利亚一个国家的GDP。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广东,经济实力可见一斑。

  作为外贸大省,广东也难免受到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但是广东进出口顶住压力、逆势实现正增长,去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值8.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3%,广东占全国比重从年初低位的17.6%回升至全年的19.9%,继续稳居全国外贸第一大省。

  广东经济成绩单可圈可点的地方还有很多——

  广州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

  深圳成为广东第二个万亿元消费城市;

  佛山成为广东第二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的城市。

  2024年,广东提出了GDP增长5%的预期目标,站上新台阶的广东,将继续努力扛起“经济大省要真正挑起大梁”的责任。

资料图: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 
中新网
记者 唐娟 摄
  资料图: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  中新网 记者 唐娟 摄

  江苏成“万亿之城”最多省份

  作为紧追广东的第二经济大省,江苏也交出了一份有成色的答卷。

  江苏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去年江苏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12.82万亿元,同比增长5.8%,比全国高0.6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万亿之城”增至5座。

  这五座“万亿之城”分别是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其中,最新晋级的是常州。这个地理版图形似蝴蝶的“新能源之都”,2023年GDP突破万亿元大关,这也让江苏也成为全国拥有“万亿之城”最多的省份。

  常州的晋级,新能源产业功不可没。2023年,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产值达7500亿元左右,占全市工业产值规模近三分之一,新能源整车产量近68万辆,投资热度全国第一。

  如今的“苏大强”,GDP距离13万亿大关也仅有一步之遥。江苏提出了2024年经济增长5%以上的预期目标,如果顺利实现,江苏也将迈进13万亿元俱乐部。

烟台港西港区资料图。
中新社
发 郝光亮 摄   烟台港西港区资料图。 中新社 发 郝光亮 摄

  山东GDP首次突破9万亿元

  作为第三经济大省的山东,2023年GDP首次突破9万亿元,也站上了新台阶。

  数据显示,山东2023年GDP为9206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

  山东的GDP增速超出了年初定下的5%以上的预期增速目标,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

  同时,山东的“万亿之城”也迎来上新,烟台成为山东第3个万亿级城市。至此,山东拥有了济南、青岛、烟台3个“万亿之城”。

  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山东在新旧动能转换方面的积极探索。山东以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为抓手,大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2023年,山东“四新”经济投资增长11.1%、占比超过57%。

  2024年,山东提出了经济增长5%以上的预期目标,不断激发新动能的山东,新年渴望更大的突破。

资料图:浙江民营新能源车企产销旺。
中新社
记者 王刚 摄   资料图:浙江民营新能源车企产销旺。 中新社 记者 王刚 摄

  浙江GDP首次突破8万亿元

  浙江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浙江全省GDP增长6%,GDP首次跃上8万亿新台阶。

  民营经济是浙江省的特色和优势,过去一年,浙江将民营经济金名片擦得更亮。

  浙江统计局数据显示,浙江经营主体数量突破千万户。截至2023年末,在册经营主体数量达103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9.6%,其中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001万户。

  其中,有进出口实绩民营企业数量首次突破十万家,合计进出口3.93万亿元,增长7.1%,占全省进出口比重首次超过八成,拉动全省进出口增长5.6个百分点。这助力浙江货物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分别居全国第3、第2和第5位。

  2024年,浙江提出了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的预期目标,这一目标高于广东、江苏和山东。

  中国前四个经济大省的新突破并非偶然,而是其长期坚持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深化改革等多方面努力的结果。这些突破的背后,也是中国经济韧性和活力的重要体现。(完)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