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23 00:32:46 来源: sp20241223
杨蓉和她的作品。 受访者供图
在石库门的斑驳光影里,一位女孩用手中的画笔,记录下了老上海的烟火气。如今,她用画笔架起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更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传播者。她就是澳大利亚华人艺术家——杨蓉。
艺术探索
杨蓉从小热爱中国传统文化,“我小时候最喜欢听山海经之类的神话鬼怪传说和三侠五义等历史故事,喜欢拿着笔涂涂画画。受我爷爷的影响,我的艺术鉴赏能力也慢慢培养起来”。
起初,家里人并不支持杨蓉绘画,杨蓉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自己学习。没有专业的美术老师辅导,杨蓉就每天放学后坐在家门口,用省下的零花钱买水彩颜料,凭自己的直觉描画上海老弄堂里充满烟火气息的生活景象。她的绘画对象有坐在竹椅上乘凉的老奶奶、垃圾箱旁边的扫帚和拖把、水龙头下装着鱼和青菜的菜篮子……可没想到就是这么寥寥几笔的写生稿,竟然惟妙惟肖,一下子就打动了邻居的美院高才生,主动跑来辅导杨蓉学习绘画。
很快,杨蓉的绘画天赋就得到了印证,第一次参加市少年宫的美术比赛,小小年纪的杨蓉就得了一等奖。自此以后,家里再也没有人阻拦她画画了。
考上美校设计专业后,为了汲取灵感,杨蓉多次走访中国各地。景德镇陶瓷绘画、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古代石窟造像艺术、唐宋建筑和佛教造像以及传统戏曲,都成为了她笔下的中华元素。“这些宝贵的文化旅程和历史探索,给我的绘画创作带来了丰富的哲学理念和创作灵感。”杨蓉说。
2014年,杨蓉远赴澳大利亚交流,在一次中澳展览上,外国记者发问:“为什么你们的国画,从构图到色彩到线条,一千多年都没什么变化?”杨蓉说:“中国画并不是简单的绘画,而是历代文人心灵感悟的展现。虽然宋元、明清和20世纪的山水画从构图笔墨上看似相同,但是其中的寄情山水、家国情怀、宇宙道行、天人合一等精神境界,每个时代都是不同的。”
在澳大利亚时间长了,杨蓉对于绘画理念有了新的理解,她开始思考如何将东西方审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更好地向海外传播东方文化。杨蓉说:“我想用西方人特别是西方年轻人所喜闻乐见的当代艺术风格和技法创作自己独特的作品。”
杨蓉从古代图腾、戏曲脸谱、神话人物等中国特有的传统元素中获得了灵感:将京剧、傩戏、金刚舞等民族戏曲中的脸谱和服饰,作为东方文化的结构元素;将西方的一些绘画表达技法融入自己的绘画风格。
艺术桥梁
杨蓉在融合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文化方面的艺术坚持不仅让她的作品在艺术界获得了认可,也让她成为了文化交流的使者。2023年,杨蓉个人画展在墨尔本的澳大利亚华人历史博物馆展出。展览期间,每天都有当地学校组织师生员工来参观。“令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当地一所学校,师生们需要坐车两个小时从一百多公里外来市区看展览,但他们对绘画作品都充满好奇”。
面对求知欲旺盛的学生们,杨蓉也会非常耐心地陪他们一起看画。“学生们会提出很多问题:这个脸谱代表什么?这个服装是中国古代的吗?这个雪山是不是喜马拉雅山脉?我都会给他们一一讲解这些故事和内在含义。从山海经讲到龙图腾,从藏族金刚舞讲到京剧脸谱,从冈仁波齐讲到嵩山少林寺。”杨蓉说,“每每看到当地学生对中华文化如此感兴趣,我都十分欣慰。”
今年,杨蓉作为访问学者来到美国,开始拓展全新的当代艺术创作。刚来美国一个月,杨蓉就收到了纽约一所艺术机构的邀请,希望借助杨蓉的作品在明年的亚洲艺术周上推广中国文化元素。
“这家艺术机构的主席是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非常热爱中国文化。但机构几位年轻的策展人,则对我作品里的古代图腾、戏曲脸谱、神话符号比较陌生。”杨蓉说,“由于文化差异,我讲解了一个小时,这些年轻人依旧无法理解其中的含义。如果不能理解,那么就无法策划出一个好的展览方案。”
“就在大家陷入胶着时,老太太当场提出,让我画一条旅游线路,她准备亲自带队到中国去听京剧、吃川菜、看变脸、考察石窟壁画。”杨蓉笑着开心地说,“想要真正了解中国元素,确实需要亲身经历感受一番!”
艺术传承
艺术的传承不仅在于作品的创作,更在于文化的传播和教育。因此,在自身的艺术探索之外,杨蓉不忘将目光投向青少年。她积极参加各类青少年绘画交流活动,希望通过绘画这一直观的艺术形式,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今年7月,在“融!一江一河的对话——上海墨尔本双城国际青少年艺术交流展”上,杨蓉作为评委出席。两地的青少年学生,以上海的黄浦江和墨尔本的雅拉河为主题,创作绘画作品,优秀的作品将在上海和墨尔本分别展览。
巧合的是,杨蓉注意到有位华裔朋友的女儿也参加了这次展览。然而,这位朋友的女儿从小在墨尔本长大,对上海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了,于是跑来请教杨蓉。“我告诉她,黄浦江作为上海的母亲河,是上海过去和现在的重要历史见证,对上海有着独特的意义”。
在杨蓉的提点下,这位小姑娘观看了大量上海的视频资料,不但对如今的上海有了新的见解,也开始对祖籍国的发展迸发出赞叹。而她的参赛作品,既展现了东方明珠的巍峨雄姿,又画龙点睛般地用黄浦江上蜿蜒盘旋的大桥将上海和墨尔本连接在一起,很好地体现了双城展的寓意,获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看到两地的孩子们能够通过绘画展览,加深对祖(籍)国的了解和感情,比我自己得奖还高兴。”杨蓉激动地说,“我特别重视中国和海外的艺术交流活动,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于国内青少年而言,这是能够走出去交流,拥有国际艺术视野的机会。而在海外的华人青少年,也可以通过这样的艺术活动,更多地了解祖(籍)国传统文化,了解当今蓬勃发展的新面貌。”
如今,杨蓉正专注于中国艺术的海外传承和跨文化融合的研究。她的目标已经不限于展现个人艺术成就,更希望通过多元化的艺术交流活动,促进中国艺术家群体创作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未来,我想邀请更多的中国艺术家包括青少年,赴美创作和展览,在全球范围内举办中国艺术巡回展览,向世界展现优秀的中华文化。”杨蓉说。
(责编:王连香、李楠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