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7 07:26:32 来源: sp20241117
6月7日,在陕西西安高新第一中学南校区考点,家长送考生进入考场。新华社发
随着本学期进入尾声,不少大学生顺利完成了学习、通过了考试,拿到了自己的成绩单。近日,有高校将学生各科成绩单寄给家长,当网友“晒”出这些成绩单,立即引发了广泛讨论。
对于已经步入成年阶段的大学生而言,“给家长寄成绩单”还有必要吗?是否算一种有效且良好的沟通方式?大学还需不需要家校合作?如果需要,怎样的家校合作才是最适宜的,才能既充分尊重学生,又为学生学习成长切实提供帮助?一系列问题,有待家校双方共同探索解决。
1、家校合作,对大学生还有必要吗?
为了充分收集学生意见,记者在光明日报官方微博发起题为“大学应该把成绩单寄给家长吗”的微调查,近900名网友参与投票并留言评论。
有网友认为,大学应该把成绩单寄给家长:“大学生大多在外地求学,刚成年的孩子自控能力还有欠缺,寄成绩单既能让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家孩子的学习情况,也能促进孩子自学的能力。”也有网友持反对意见:“都是大学生了,还没有自主权吗?”“如果大学生想让家长知道,会主动给家长发,学校没必要多此一举。”
那么,大学阶段的家校合作,有必要吗?
“大学依然需要家校合作,但不能如中学那般密切、那样面面俱到,应该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同时频次不能太高。”中国人民大学书院建设与管理中心副主任华建光认为,很多学生报考大学时,希望学校所在地离家乡有些距离,就是渴望一种不被“过度注视”的生活,“我觉得应该给渴望自由的大学生提供一定的空间,这样更有利于他们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学工部部长李国龙看来,大学阶段的家校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李国龙表示,大学生虽然是成年人,但是自律能力、情绪把控力等还有待提升。家长对学生在校成长情况有知情权,学校也有责任和义务将学生情况如实反馈给家长,只是在家校合作上,要注意方式方法的科学性。比如,一些家长对学校相关政策不了解,会产生理解偏差,对学生成长出现的问题不能全面认识,导致教育方式偏差,造成亲子关系紧张,育人效果适得其反。
“这就需要学校先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在育人理念和方向上同向同行,及时纠正家长的模糊认知,告知其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方法,树立‘家长是学校的同路人和合作者’的理念,既尊重家长,又引导家长,让家长会沟通、会关心、会示范、会共建。”李国龙说,“同时,要加强家校合作的过程性把控,而不是等学生问题非常严重了,才联系家长。应每学期研判学生成长方向和路径,将需要被重点关注学生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家长,充分了解学生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共同分析问题成因,商讨帮扶措施,形成家校合力,为学生健康成长把稳方向。”
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教师祝浩涵认为,与初高中阶段不同,大学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成长与全面发展能力。考试成绩虽然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但并不能全面反映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习状况与综合素质。
“对于大学生的培养,高校、社会和家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在学生出现旷课、挂科、心理问题突出、就业困难等情况时,更需要家校合作以共同完成学生的思想引导与行为指导工作。”祝浩涵说,“无论是高校更好地推进‘三全育人’,还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为符合家庭和社会期望的优秀人才,家校合作都有其积极作用。”
2、多措并举,发挥家校共育作用
采访中,有受访家长表示,由于高校考核方式的变化,自己对大学成绩绩点、奖学金评定等内容“一头雾水、一窍不通”。如果能对上述内容有一些了解,对学生的成长规划肯定更有利。
结合高校探索来看,应当如何促进家校之间的沟通与了解?
据华建光介绍,在新生入学时,中国人民大学部分院系会组织建立家长会、组建家长群,但一般不会随意打扰家长,如与家长联系较多,一般是因为学生心理波动较大,或学业完成出现了一定困难。
李国龙则表示,在学生学业反馈方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坚持每学期从严从实开展学业预警与帮扶工作,按照“一人一策”建立学业困难学生帮扶台账,辅导员和班主任逐一与学生谈心谈话,分析预警原因,疏导心理压力,配备专属帮扶团队。部分学院还依托信息化手段充分挖掘分析学生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成长数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学院辅导员侯猛告诉记者,由该院学生自主研发的学情分析诊断系统,能够实现学生专业排名展示、积分展示、平均分对比展示、学情分析诊断等功能,可帮助家长及时接收掌握学生在校学习情况,还会就学生在校学业成绩波动、偏科情况等给予学生针对性建议并实时督促改进。
李国龙表示,为了积极发挥家校共育作用,在征得学生同意后,班主任和辅导员会先与被预警学生家长逐一进行电话联络,告知家长学生在校学习情况、学业预警程度、学校相应规章制度,共同商讨帮扶措施。部分学院还会在与家长进行电话沟通后,将预警学生的成绩单和《致家长的一封信》发给家长,信中会解读学业预警的内容,描述学生目前的学业问题,给出班主任、辅导员的一些建议。此外,学校会给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的学生家长“点对点”寄送贺信表示祝贺。
3、共同为大学生成长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学家校合作形式还比较单一。不过,各校都在努力创新形式,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也逐步把部分优秀新生的学年成绩及荣誉以“喜报”“贺信”等形式寄给学生曾就读的高中。
华建光建议,在信息沟通方面,高校可以提醒家长多关注学校及学院动态,学校也可以每月摘编一些家长比较关注的学校新闻并及时发布。在学生情况沟通方面,可建立一学期一度的线上沟通机制或小范围的班主任家长沟通视频会议,由家长进行预约,家校双方围绕具体问题进行沟通和答疑。在学生职业规划方面,建议将就业相关讲座或活动适当向家长开放,定期推送活动通知,让有兴趣的家长及早了解就业动态。
据李国龙介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充分利用新生录取与报到之间的“窗口期”,依托微信公众号、视频号、QQ等载体,将入学教育“云”前置,围绕思想引领、专业学习、素质提升、实践锻造、管理服务、资助扶困、特色迎新等方面,线上线下同轴联动,构建“多维度”领航、“全方位”启航、“一站式”护航的前置入学教育模式,打好前置入学教育“组合拳”,推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深走实、践行见效。
其中,领航教育主要依托网络平台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校史校情知识问答”“知农爱农,赓续薪火”等学习打卡活动,开展国情考察、社会观察、学习体验、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鼓励新生积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了解学校办学历史,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
启航教育主要围绕德育铸魂、智育固本、体育强基、美育浸润、劳育淬炼等五个方面,鼓励新生合理规划大学生活,描绘成长蓝图,用行动书写新时代答卷人的青春风采,夯实新生全面发展之基。
此外,学校每学年会进行特殊群体学生摸排,对学生情况进行分类研判,辅导员和班主任会与存在学业问题、心理困扰、经济困难等八类问题的学生的家长进行定期联络,共同分析问题成因,找出解决方案,动态跟踪学生转变情况,及时纠偏,辅助学生健康成长。
“目前,许多院校在家校合作方面仍主要依赖于学院及个人的自发联系。”祝浩涵表示,国内部分院校采取成立家长委员会,甚至以家委会与校友会联合组织管理的方式来推动家校合作深入发展,“在我看来,相较于单纯的自发联系,这些尝试更能够发挥家校合作的潜力与优势。各高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借鉴这种合作模式,更好地促进家校间的沟通协作,共同为学生成长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记者 张亚雄)
(责编:李昉、孙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