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5 04:05:06 来源: sp20241115
中新网 北京1月31日电(记者 孙自法)飞虫为何扑灯?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一篇动物行为研究论文给出答案称,这是由于包括灯光在内的人工光可能会破坏昆虫相对地平线的准确定位能力,该研究结果或有助于人们理解为什么飞行昆虫喜欢聚集在人工光周围。
野生飞虫在中央紫外光源周围表现出不稳定的飞行行为,这种不稳定的飞行导致他们被困在光源处无法离开(图片来自Sam Fabian)。施普林格·自然/供图据论文介绍,人们一直知道人工光能吸引飞虫,罗马帝国就有用光捕获昆虫的文字记载。然而,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一直不明。之前有研究提出,昆虫可能将人工光当成了一条逃生路线,或是昆虫被光源致盲,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理论。
Fabian博士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动作捕捉飞行场内的紫外灯旁拿着一只钩粉蝶(图片来自Thomas Angus)。施普林格·自然/供图在本项研究中,论文共同通讯作者、英国帝国理工学院Samuel T. Fabian和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Yash Sondhi与合作者一起,利用高速红外相机追踪了昆虫在自然环境和实验室环境下的三维飞行路线,对一系列光条件(包括点紫外光源和散射紫外光源)下的各种昆虫开展研究,包括飞蛾、蜻蜓、果蝇和天蛾。
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动作捕捉飞行场内,钩粉蝶绕着紫外灯飞行(图片来自Thomas Angus)。施普林格·自然/供图他们发现,昆虫有一种“背部光反应”,通过纠正自己的飞行路线来使背部朝向光源。对于太阳这类自然光源来说,这种反应能让它们保持准确定位地平线的稳定飞行路线。不过,人工光会导致它们对飞行路线进行不稳定和持续的修正,导致昆虫眩晕并出现人们认为受到人工光吸引的行为。
论文作者总结认为,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人工光的长距离影响,并通过减少夜晚的非必要人工光来改善昆虫生境。(完)
【编辑:胡寒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