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21 19:09:55 来源: sp20241121
在国内商业卫星领域,有这样一家企业厚积薄发,他们追求的方向,是浩瀚深空。
这是9月2日拍摄的工大卫星总部(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脱胎高校、聚焦主业、苦练内功、精耕细作……成立仅三年多时间,他们制造的一颗颗卫星被送上太空,不断解锁新的宇宙空间。
这便是哈尔滨工大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微小卫星制造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工作人员在工大卫星总部姿轨控设计部和热控结构设计部工作(9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如何更好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推动科技成果从“书架”走上“货架”、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工大卫星的成长之路,带来新的启示。
创新发展,怎能懈怠?
9月中旬,工大卫星入选全国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远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工大卫星总经理曲成刚在公司工作群简短回复祝贺信息后,便继续参与卫星发射工作。
3000多公里外,位于哈尔滨新区的工大卫星总部,窗外泛黄的树叶沙沙作响,员工埋头在设备和仪器之间,专注每一个细节。今年以来,公司一直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订单早早排到了年底。
这是9月2日在工大卫星总部拍摄的卫星。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对一家2020年12月成立的初创企业来说,这是一张不错的成绩单。“当年抓住产业发展机遇,加快卫星技术成果转化,团队快速成长,才会有今天。”曲成刚这样感慨。
科研资源丰富是东北的优势。但科研成果转化长期面临缺政策、缺激励等难题,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需求迫切。
新时代的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一个又一个旨在激发科研人员创业创新活力的举措落地,释放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历史机遇。
“在这种背景下,哈工大秉承‘科技成果只有转化才能实现创新价值、不转化是最大损失’的理念,着力发挥科技成果富集优势,向‘可落地’转化。” 哈工大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孙垠说。
2020年底,哈尔滨工业大学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收益奖励机制等,有效激发了科研人员开展成果转化的内生动力。同时,学校整合资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全方位赋能,持续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汇聚校友力量,帮助企业拓宽产业资源和融资渠道。
“心里托底了!”
这是9月2日在工大卫星总部拍摄的卫星。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这一年,在校期间曾参与卫星研制的曲成刚担任了工大卫星总经理。工大卫星以哈工大卫星技术研究所团队为核心,通过校企合作提供卫星研制全过程解决方案。
科技征途有如登山,越高越陡,越久越难。
国内商业卫星应用领域的市场空间较大、机会更多,吸引了很多资源进入;相对而言,卫星设计和卫星制造不够热门,而且技术门槛更高。在企业起步、快速发展的关键当口,该如何抉择。
继承哈工大卫星技术团队近30年的理论积淀、创新思维和型号工程经验,工大卫星坚定不移选择小卫星研制这一赛道,一是产业发展上游率先受益,二是通过持续创新,突破传统卫星制造技术和路径,更加适应下游应用的需求。
“我们以‘研值’论英雄,要把科技创新的长板锻得更长。”曲成刚说,以去年为例,公司研发支出占比15%,技术人员占比超过了70%。
创新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这是9月2日拍摄的工大卫星产业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工大卫星分系统主任设计师刘海涛印象最深的,是2023年6月“龙江三号”发射升空,这是我国首颗平板式新体制通信试验卫星。
“任务难、周期短、新人多,在测试环节不断发生问题,仅测控分系统就发现数十个异常。”刘海涛说。
挑战前所未有。如果输了这场硬仗,不只是经济损失,更会损害公司品牌形象,根本没有“退缩”这个选项。
“特别焦虑,但必须振作。”刘海涛说,一遍遍尝试,一次次破题,为保障研制进度,团队成员几个月日夜值守,甚至直接住在厂房。
在卫星发射前夕,问题再次出现——星箭接口传感器发出异常提示。团队负责人果断研判,决定返厂测试:“必须稳妥可靠、万无一失!”
又是数月反复测试,清单上的问题被一一排除,“龙江三号”得以顺利升空。“在看似山穷水尽的时候,团队成员相互鼓励,合力攻坚。”说起那段经历,“90后”张冀鹞仍然眼里有光。
今年初,商业航天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处于风口的卫星产业迎来更激烈角逐。
“企业发展要学会借势,这个势,就是国家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东风。”曲成刚描绘出企业发展脉络,工大卫星努力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
瞄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在太空新基建领域,打造拥有更高门槛、高附加值的核心产品。
截至目前,工大卫星已承担10余个型号、百余颗商业卫星批量生产任务。这个后起之秀,正在开启加速模式。
这是9月2日拍摄的工大卫星产业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拥抱市场,惟有转变
每周一上午9时,是工大卫星高管与市场部门的例会时间,专题讨论市场拓展问题。
“有好的科研成果,也要有敏锐的市场意识,二者相辅相成。”曲成刚说。
对高校院所出来的创业团队,“市场不适症”往往是一大挑战。
“技术好,还愁没市场?”工大卫星创业之初,有人对此不以为意。
但一项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品和市场是长长的链条,对一些创业团队来说,熟悉的只是其中一段。
“身体走进了市场,就怕观念还停留在校园模式。”曲成刚坦言,从学者向创业者转型,关键是把思维从科学研究转向商业航天市场。
曲成刚说,过去主要考虑做什么创新更前沿、能获奖。步入商业航天后,工大卫星更看中产品的高质量、适配性、低成本和短周期。
工大卫星推出可持续迭代的柔性化卫星平台技术体系,意味着卫星可在火箭中层层堆叠,未来可实现“一箭20星”、甚至“一箭60星”发射,极大节约了成本。
和曲成刚一样,几位公司主要负责人还有另一个身份——“一线销售员”,他们经常深入客户进行交流和调研。
2023年乘飞机出行95个航段,今年截至9月中旬飞行76个航段。曲成刚点开手机软件,调侃自己是“空中飞人”,很多旅程他都在拜访客户、做市场推广。
付出总会有收获。通过不断深入交流,很多客户发现工大卫星对其市场需求颇为了解,方案论证非常严谨细致,便在新产品设想阶段,邀请工大卫星共同优化方案。由此,双方形成了稳固的合作关系。
这是8月20日在工大卫星产业基地拍摄的火箭模型。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工大卫星组建专业市场团队,完善市场分析反馈机制,聚焦客户需求导向,不断完善研发方向。
针对分米(厘米)级导航定位,工大卫星S4试验卫星进一步拓展市场;针对卫星互联网建设,“龙江三号”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目前,工大卫星自主研发50多项核心专利,大部分实现了转化,在微小卫星细分市场走在前列。
在市场浪潮中搏击,必须改变的既有意识观念,也有体制机制。引才用人,就是其中重要一环。
“让年轻人担任总设计师,这在以前不敢想。”工大卫星总设计师、“90后”夏开心说,这样的发展氛围让他愿意为之一试。
夏开心2016年从哈工大航天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硕士毕业,曾到北京一家航天院所工作。2023年5月,他选择入职工大卫星,接受一份新的挑战。
细化人才评估标准,更突出技能水平、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等指标。去年工大卫星实施了人才能力等级评价新机制,薪酬分配向实际业绩突出的人员倾斜。
工大卫星写字间,窗外霓虹闪现,屋内清脆的“哒哒哒”声不时响起,三三两两的年轻人还在敲击着键盘。
“手里的活多了,但心里越来越踏实,干劲更足了。”夏开心说。
给人才以舞台,追求人尽其才、人尽其用。从初创团队仅几人到如今200多人,工大卫星形成完整的卫星设计团队和工程技术队伍,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
保持清醒,专注深耕
9月24日,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公司研制的全球首颗医学遥感科学实验卫星珞珈四号01星成功发射。
9月25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公司研制的首个型号SAR卫星——中科卫星01星、02星成功发射。
2天内,工大卫星连续发射3颗卫星,继续刷新着公司的纪录。
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过去三年多时间里,工大卫星的发展势头让人刮目相看,但公司决策团队保持着清醒。
“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这是哈工大的校训。经受这样的精神洗礼,工大卫星自成立起就坚持以技术驱动,每一步都稳扎稳打、踏踏实实。
成立初期,工大卫星也面临着一些多元化发展和快速扩张的机会。虽有过考虑,但最后还是守住了初心。
“追求卓越、造好卫星”,这是工大卫星的企业文化。在曲成刚看来,工大卫星的优势就是制造卫星,当务之急是打牢基础,埋头做好自己认定的事情。
戴上头套、穿上白色大褂、消除静电,走进工大卫星研发中心,写着“精益研发、透明协同、稳妥可靠、细致务实”的红色条幅十分醒目,绝大部分型号的卫星都在这里完成总装、测试和出厂。
这是8月20日在工大卫星产业基地拍摄的卫星产品。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照片墙前,曲成刚停下脚步,手指处,是今年3月成功发射的“天都二号”探月卫星。这颗星,推动了低成本小卫星技术在深空探测领域的加快应用。
“整星重量仅15千克,直接进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42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面对零下200多摄氏度的深冷空间。”他说。
“汇集资源,全力把小卫星做好。”在曲成刚看来,把“小”做到极致,也是一种做“大”。细细揣摩,正是这份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专注和定力,让工大卫星不断巩固竞争优势、获得行业认可。
企业深耕领域,政府的“陪跑”也很关键。
在哈尔滨新区的帮助下,工大卫星参加了全省“揭榜挂帅”,获得成果转化落地项目资金1200万元,新区再配比资金240万元;
新区以工大卫星作为链主企业,集中招引上下游企业落户,增强卫星产业链的黏性和韧度;
……
“企业发展是漫漫长路,未来工大卫星还要面临很多考验,还需要更多的知识、经验沉淀。”曲成刚说。
道固远,笃行可至。
耐心做好一个品牌、进而打造“金字招牌”;努力在从业领域做到极致;瞄准“百年企业”筑基……这是工大卫星的奋斗目标,相信也是中国更多企业的成长愿景。
(责编:杨虞波罗、陈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