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7 03:51:41 来源: sp20241117
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哪些成绩?当前经济形势怎么看?下一步经济工作怎么干?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栅洁日前回答了记者提问。
今年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记者: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哪些新成效?
郑栅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坚实物质技术基础。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经济总体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分季度看,一季度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三季度增长4.9%,呈现前低、中高、后稳态势。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突出表现为9个“进一步”。
第一,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一是在宏观政策上有序推出“三个一批”。即:延续优化一批阶段性政策、对115项阶段性政策明确了后续安排;相机出台一批针对性强的新举措;积极谋划并适时实施一批储备政策,系统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动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向好。二是政策协调和预期管理持续强化。我们高效有序开展新出台政策与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强化预期管理,加强国家战略、宏观政策、经济形势的宣传解读和预期引导,及时回应舆论关注,在稳预期、强信心、促发展上取得积极效果。
第二,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内需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从消费看,呈现较快恢复态势。前11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2%,网上零售额增长11%。服务消费增长较快,服务零售额增长19.5%,餐饮收入增长19.4%。从投资看,质量结构持续优化。前11个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2.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10.5%和10.6%,民间投资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后增长9.1%。
第三,大力支持实体经济,三次产业发展态势进一步向好。一是农业生产总体平稳。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总产量13908.2亿斤,比上年增长1.3%,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二是工业生产稳步恢复。前11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企业利润明显改善,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7%,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三是服务业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较强。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现代服务业保持活跃。
第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加快。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持续优化。前11个月,汽车产销累计达2711.1万辆和2693.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0%和10.8%,预计全年产销量3000万辆左右、创历史新高。二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集成电路、高端芯片、仪器仪表设备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加快。三是重大科技创新捷报频传。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顺利返航,神舟十七号成功发射,C919大型客机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第五,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释放。一是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持续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前三季度,新设经营主体2480.8万户,同比增长12.7%。二是外资外贸结构趋优。前10个月,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出口合计增长38.1%,拉动出口增长1.3个百分点。吸引外资质量稳步提升。三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我国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第六,统筹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一是区域协调发展持续深化。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二是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实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持续推进,推动超大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三是乡村全面振兴扎实推进。积极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建设行动扎实开展。
第七,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强化。一是生态环境治理持续强化。前10个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5.1%,PM2.5平均浓度稳定在30微克/立方米左右;Ⅰ至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7.8%,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二是碳达峰碳中和有序推进。绿色低碳政策体系更加完善,能源结构更加优化,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4.5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
第八,加强经济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安全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一是粮食安全保障力度加大。出台实施省级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办法,粮油、蔬菜等民生商品价格总体平稳。二是能源供应保持稳定。推动国内油气增储上产,迎峰度夏、度冬平稳有序。三是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增强。重点支持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等“卡脖子”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四是数据安全能力建设不断推进。5G、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新型融合领域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第九,切实强化民生保障,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是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前11个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11月份为5%,处于两年来最低水平。二是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5.9%。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3%,快于城镇居民2.6个百分点。三是基本公共服务保障不断强化。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
总的看,今年以来我国经济顶住了来自外部的风险挑战和国内的下行压力,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有望圆满实现。取得这样的成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运筹帷幄、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科学指引的结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不懈奋斗的结果。成绩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
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
记者:如何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发展大势?
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我们要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保持战略定力,增强信心和底气。
第一,从风险挑战看,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复杂严峻。外部风险挑战有所增多。地缘政治风险加大,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部分发展中国家货币贬值加剧、资本持续外流、偿债难度增加,可能引发国际收支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国内周期性、结构性矛盾并存。有效需求不足,外需面临走弱,内需有待提振,居民就业增收压力较大,消费能力受到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一些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
第二,从战略机遇看,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和平和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由2000年的21%上升至2022年的43%,必将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主要国家都在抢抓竞争制高点、谋取发展新优势,我国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支撑条件。
第三,从支撑条件看,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良好支撑基础和许多有利条件。政治保障坚强有力。“两个确立”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制度优势日益彰显。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持续显现,我国经济展现出抵御风险、应对考验的强大韧性。物质基础更为坚实。我国拥有全球最完备的产业体系、日益完备的基础设施网络,制造业增加值规模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我国拥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是全球超大规模且最有增长潜力的市场。宏观政策空间较大。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有力有效应对一系列困难挑战的斗争实践中,我国宏观调控经验更加丰富、体制更加完善、手段更加充足。
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有底气,不断推动经济结构持续向优、增长动能持续增强、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记者: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如何落实好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将重点开展哪些工作?
郑栅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和目标任务作出全面部署;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我们要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经济工作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不折不扣、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敢作善为抓好落实,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动各项宏观政策持续落地见效,不断巩固经济稳中向好的基础。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政策协调配合,把非经济性政策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推动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有效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培育更多消费新业态新热点。做好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各项工作,加快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
二是大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绿色低碳、量子计算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国家实验室高质量建设运行,加快推进“东数西算”工程。
三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持续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有计划分步骤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
四是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构建完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实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持续推进关键环节改革,在产权保护、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领域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管。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
五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落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促进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数字贸易、跨境电商出口,推进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持续加力吸引和利用外资,落实好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持续推进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
六是深入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不断提升发展协调性平衡性。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发展,加快粤港澳大湾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
七是统筹好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强化粮食、能源资源、产业链供应链、数据安全保障,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加强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建设,不断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防范重点领域风险。
八是不断提升民生福祉,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持续促进居民增收,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加强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 人民日报 》( 2023年12月22日 02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