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保供稳价基础坚实

发布时间:2024-11-09 13:28:04 来源: sp20241109

  当前正是秋粮集中上市的关键期,从南到北,秋粮收购有序推进。

  秋粮包括稻谷、玉米、大豆以及各种杂粮杂豆,产量占全年粮食总量的四分之三,秋粮收购涉及品种多,覆盖地域广,时间跨度长。做好秋粮收购,能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确保粮食稳定供应,保持市场平稳运行。

  收购进展整体顺利

  在黑龙江省黑河市孙吴县沿江乡大桦树林子村,桦林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吴德显正盘算着如何将粮食卖个好价。吴德显说,2023年合作社种了6000多亩大豆、9000多亩玉米,大豆亩产360多斤、玉米亩产1400多斤,目前都已卖了一半,打算把剩余的粮食存起来,择机再卖。

  当前,秋粮收购已进入集中上量阶段,粮食加工、储备、贸易等各类企业积极入市,市场购销活跃。截至目前,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1.2亿吨左右,收购进度六成左右。

  秋粮收购是确保农民种粮收益实现的关键环节。有的农户在田间地头就把粮食卖了,有的农户则把粮食储存在自家庭院。2023年11月份以来,多地遭遇强降雪,不利于粮食储存。对此,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科学指导农户做好庭院储粮,避免发生霉粮坏粮。充分发挥5500多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作用,为农民提供清理、干燥、储存、加工等服务,有效减少粮食损失。优化收购现场服务,实行预约收购,让农民卖“明白粮”。同时,加强预期引导,帮助农民适时适价售粮,实现优粮优价、增产增收。

  如何防止秋粮收购出现压级压价、购粮款未及时支付以及以陈顶新、以次充好等行为?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不断强化秋粮收购监督检查,坚持人防、技防相结合。综合运用“四不两直”“飞行检查”“交叉检查”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执法督查效能。强化粮食购销日常监管,创新监管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监管手段,实现“穿透式”监管。严肃查处涉粮违法违规行为,形成有效震慑。粮食行业协会要积极引导粮食企业遵纪守法、诚信经营,加强行业自律,共同维护良好市场环境。

  适时调控稳定预期

  秋季新粮上市以来,粮食价格呈现下行态势。“玉米开秤价格每吨2560元,目前收购价为2340元。”吉林新天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宪岐说。

  引发国内粮价下行的因素较为复杂。从国际看,2023年,全球粮食增产,但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导致粮食阶段性供大于求、粮价下行。联合国粮农组织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谷物价格同比下降15.4%。从国内看,2023年,我国粮食高位增产,玉米、大豆产量均创历史新高;粮食进口增加,供应充足。综合分析看,国际粮食价格的传导、国内下游用粮需求仍处于调整中,为国内玉米、大豆价格带来一定压力。“粮食价格经过疫情3年的大幅上涨后,2023年呈现下行态势,这是回归理性。同比来看,当前国内主要粮食品种价格仍然高于疫情前水平。”广东华南粮食交易中心粮食经济研究员郑文慧说。

  为防止局部地区出现“谷贱伤农”,国家适时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稳定市场预期。2023年12月6日,黑龙江部分地区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发挥政策托底作用,确保农民“种粮卖得出”。当地已安排收购库点200多个、仓容800多万吨,满足农民售粮需要。截至目前,已累计收购最低收购价稻谷30万吨左右。按照有关部门工作安排,中储粮集团公司及所属相关企业近日将在东北等玉米主产区增加2023年产国产玉米收储规模。这些措施将有效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保障粮食市场平稳运行

  春节即将来临,粮油消费旺盛。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粮食收购和保供稳价密不可分。收购工作做好了,保供稳价就有粮源保障;粮食市场平稳运行,收购工作就有良好环境。要进一步增强系统观念,统筹推进秋粮收购和保供稳价各项工作,确保粮食供给不出问题。

  “我国粮食库存充足、供给充裕,产销衔接畅通,市场秩序良好,完全有基础、有能力、有信心、有底气确保粮油稳定供应。”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23年全国粮食增产,为满足粮食消费需求打下坚实基础。有关方面根据市场形势和调控需要,合理安排政策性粮食销售,有效满足了企业用粮需求。为更好满足群众对肉类等食品的需求,2023年前11个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1.4亿吨,有效补充了国内粮食市场特别是饲料用粮供应。

  当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给粮食稳定供应带来巨大挑战。地缘冲突加剧、极端天气频发等影响全球粮食安全的因素仍然存在,国际粮价存在大幅波动风险。国内粮食持续稳产增产面临一定压力,粮食供求中长期呈紧平衡态势,粮食品种结构、区域布局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要加强监测预警,密切跟踪国内外粮油市场动态变化,深入分析研判,丰富政策储备。加强供应保障,着眼于粮食产购储加销全链条,加强粮源调度、加工销售、库存投放、储备调节、应急供应等协同联动,形成保供稳价合力。此外,国家有关部门还将适时优化政策性粮食投放安排,保障市场粮源供应。 (经济日报记者 刘 慧) 【编辑:唐炜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