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离不开国际交流与合作 让科技发展造福全人类

发布时间:2024-11-22 18:19:34 来源: sp20241122

人民网北京4月28日电 (记者许维娜)“中国,尤其是像北京这样的创新型城市,在推动科学知识发展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目睹了中国如何利用基础科学来推进环境和社会的进步。”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多部门地区办公室主任夏泽翰在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平行论坛“科学十年国际论坛”上如是说。

记者了解到,2023年8月,联合国大会通过《2024—2033年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国际十年》决议(以下简称“科学十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负责牵头落实。此次“科学十年国际论坛”是在“科学十年”计划的首年,针对该主题在全球范围内举办的首次线下会议。

“‘科学十年’的目标之一是推进科学知识的发展,将其作为推动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强大力量。”夏泽翰表示,本次论坛为国际科学合作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平台,期待各方能够利用全球的科学力量,共同打造一个可持续的未来。他希望本次论坛能成为开创性合作和知识交流的跳板,推动所有参与方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然科学部门科学政策和基础科学司司长胡少锋称,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科学面临诸多挑战,如基础科学重要性认识不足、投入不足,以及不同可持续发展目标间的互补和权衡。因此,需通过支持科技创新政策和推动科技进步,加强知识共享,提高机构和人员在基础科学、技术、研究、创新和工程学等领域的能力,使科学更好造福人民。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类要破解共同发展难题,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

中国科学院院士、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郭华东表示,开放数据是开放科学的关键。开放数据不仅能推动开放科学进步,还能提升科技创新的透明度、可重复性和协作性,增强科学对社会发展的价值。要加快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综合数据生态系统,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模式,促进开放科学服务可持续发展。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放科学全球委员会主席安娜·玛丽亚·塞托·克拉米斯表示,开放科学作为一个生态系统,需强化人才和机构能力建设,构建完善的开放科学基础设施,通过公平、多样和包容的科学体系解决社会问题,为后代创造健康未来。

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先进计算与关键软件(信创)海河实验室主任龚克表示,“科学十年”旨在培养科学素养的民众。为实现这一目标,可采取设计顶层制度、利用技术与数字资源、监测科学素养进展及发起公众认知行动等策略,以促进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对科学原理的基本理解和相关决策的了解。

罗马俱乐部智库秘书长卡洛斯·阿尔瓦雷斯·佩雷拉表示,为达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需要符合伦理的开发和利用知识。推动跨学科教育实践,发挥科学在社会进步中的综合作用,充分利用并完善现有的数字基础设施,构建全球跨学科网络,加强对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科学创新投入,实现人与地球的和谐共生。

与会嘉宾向记者表示,“科学十年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不仅标志着中国在全球科技合作中的重要地位,也展示了中国在利用基础科学推动环境和社会进步方面的实践和经验。期待在“科学十年”的号召下,各利益相关方能加强协同合作,通过开放科学的推进,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和平与繁荣的未来。

(责编:王震、吕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