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1-01 15:26:45 来源: sp20250101
天下之大,黎元为先。一座幸福之城,须有鲜明的民生底色。
深入推进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推进就业制度改革,全力改善居民住房环境……“教育”“就业”“住房”每个词背后所对应的数据,浓缩成沉甸甸的“民生”二字。在各族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向往中,西藏一项项惠民政策接连出台,一笔笔民生支出相继落地,彰显出自治区党委、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执政理念。
老有所养——
从“有保障”到“更完善”
“福利院里家具、生活日用品都给我们配备好了,吃饭有食堂、衣服有人洗,而且有工作人员专门照顾生活不便的老人,有医务人员为我们看病送药……能在这里享受免费的集中供养,没想到我的晚年生活会这么幸福。”朗嘎今年79岁,老人原本有两个儿子,但都遭遇了不幸,社区了解情况后将老人接到了拉萨市城关区社会福利院。
“福利院里像朗嘎一样的老人不在少数。”城关区社会福利院副院长扎西绕旦告诉记者,得益于集中供养服务政策,各社区工作人员会详细了解排查辖区情况,向民政部门上报失孤、自理能力差、收入无保障等老人的情况,经协商后,由各辖区福利院统一安排接收,让老年人安度晚年。
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如何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是一道现实课题。近年来,自治区着眼养老服务实际工作,出台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实施方案、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运营管理办法、农村幸福院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投资建设80家特殊困难人员集中供养服务中心,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养尽养”。
截至2023年底,已有6200名有意愿的困难老人实现了集中供养,有效保障了政府兜底特殊群体的养老服务。同时,拉萨市、昌都市先行先试,探索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切实推动机构养老服务提质升级。
业有所从——
从“有就业”到“就好业”
“我很开心自己能掌握一门技术,不再是只能干一些简单的体力活儿,收入有了明显增加,家里也脱贫了,未来的日子充满希望。”原本在餐馆当服务员的拉姆免费参加了中式烹调师培训班,经过努力,她不但拿到中式烹调师初级职业资格证书,还被培训学校评为优秀学员。培训结束后,拉姆在家乡开起了藏餐馆,月收入9000元以上。
就业是民生之本。自治区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强化优先导向,持续提高职业培训力度和精准度。自治区各级人社部门将西藏新业态新职业发展所需的藏药材栽培种植、消毒防疫、网络主播、网店运营推广、咖啡师等128个职业(工种)纳入技能培训补贴范围。同时,在充分尊重农牧民培训和就业意愿的前提下,依托农牧民转移就业实名制系统,详细摸底群众需求、持续扩大职业培训对象范围、大力开展精准技能培训,有效满足了群众学习一门技术、找一份稳定工作的需求。
2021年至今,全区共开展各类补贴性技能培训35.73万人次,培训后近14.3万人实现就业,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在全国位居前列。
住有所居——
从“有房住”到“住好房”
“我在这个小区住好几年了,以前道路到处都是坑,路灯也不亮。现在小区焕然一新,我们住着也很舒心。”高争花园小区居民对老旧小区改造纷纷点赞。
住房问题,一头连着百姓,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2024年,自治区将继续聚焦宜居宜业宜养宜游,逐步扩大住房保障范围,不断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在全区实施保障性安居工程3.95万套(户),改造老旧小区188个。
同时,将全面启动7个县城特许经营供暖试点项目,通过政府投资一次性解决全区海拔5000米以上的乡镇政府所在地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场所、周转房以及农牧区居民房屋供暖,改善高海拔地区干部群众生活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助力固边兴边富民。
城市街道干净整洁,道路交通井然有序、垃圾分类稳步推进、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环境优美宁静……漫步在拉萨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文明风景,一幅用文明筑城向幸福出发的场景悄然展现在眼前。
一条条饱含温度的创新举措,积极回应着群众的“民生关切”,一项项民生实事的落地、一个个充满温情的民生故事,化作生动图景体现在百姓心坎里、口碑中。随着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一件件民生实事不断落地见效,西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底气越来越足,雪域高原的幸福底色也必将更加绚丽。(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作者:蒋翠莲 王雨霏) 【编辑:梁异】